间歇性有氧训练系列前面两篇我们介绍了游泳和跑步!现在让我们来了解大家最喜欢的运动——骑车!
传统的有氧运动枯燥无聊,持续时间较长,身体很容易适应!最好是搭配各种不同形式的运动方法,如:间歇训练、冲刺、高强度耐力、重量训练等等,才比较容易突破平井坚的防守(瓶颈区),让减重之路持续下去!
间歇训练(Interval Training),顾名思义,就是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变换运动强度。
除了“动、停、动、停”的模式外,“高强度、低强度、高强度、低强度”或“快、慢、快、慢”等方法,都可以算是间歇训练。
而其实,一般以减肥为目的运动的人,也可以在计划中加入间歇运动,因为间歇训练不只能提升热量燃烧,还有助于突破减肥停滞期(高原期)!
但要怎么将这些变化式搭配在平日的训练中呢?似乎没有那么容易。
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有氧训练项目:游泳、跑步、骑车,跳绳这4种常见项目的菜单(穿插各种型态),来示范如何改造原本的"有氧运动",让你用简单的方法增进肌力与肌肉量,进而加强减肥效益!
开始前我们先简单说明一下,一般有氧运动指的是以“低强度、长时间”为主的训练方式,通常是跑步、游泳、骑车等项目较为常见(因为方便且门槛低)。
但假如你拿一个非常轻的哑铃,上下来回举个10分钟,那这其实也算是“有氧运动”。(因为使用的能量系统属于有氧)
相对的,当穿插不同类型的方法进入这些“有氧运动”(项目)时,他就不再是我们原本以为的“有氧”运动,反而开始偏向“无氧”运动的型态。
换言之,就是执行门槛会提高(动起来较困难或不舒服),因此任何时候都要记得…量力而为!

骑车篇
骑自行车做训练因为需要的路线较长,容易受到地形影响,菜单的安排上需要实地勘察在做变化,所以 在这边仅开出健身房的健身车的菜单供参考。
选择健身车做训练时,有3种较客观的指标可以拿来做依据:
1. 转速
2. 阻力
3. 心跳
但由于健身车的阻力大部分并没有量化(没有刻度可定义出精确强度),阻力的调整非常“凭感觉”,所以平常在训练的时候自己要特别去感受困难度与持续时间。
而测量心跳又需要额外配备,组合起来会更复杂,在这里 先暂时跳过。
一样,开始前先慢慢骑个5分钟做热身。
间歇训练A(三组,每组之间休息5分钟,阻力固定)
坐姿骑乘1分钟,转速维持每分钟80转→
站姿骑乘1分钟(抽车),不用刻意维持转速→
趴姿骑乘1分钟,转速维持每分钟90转→
站姿骑乘1分钟(抽车),不用刻意维持转速→
趴姿骑乘1分钟,转速维持每分钟90转→
站姿骑乘1分钟(抽车),不用刻意维持转速→
坐姿骑乘1分钟,转速维持每分钟80转→休息(或无阻力轻松骑5分钟)
间歇训练B(三组,每组之间休息5分钟,阻力随时调整)
抽车30秒,阻力加强,转速维持每分钟50转→
坐姿骑乘1分钟,阻力降低,转速维持每分钟70转→
趴姿骑乘30秒,阻力加强,转速维持每分钟100转→
坐姿骑乘1分钟,阻力降低,转速维持每分钟70转→
抽车30秒,阻力加强,转速维持每分钟50转→
坐姿骑乘1分钟,阻力降低,转速维持每分钟70转→
趴姿骑乘30秒,阻力加强,转速维持每分钟100转→休息

高强度耐力训练(一组,可固定转速随时调整阻力,或固定阻力随时调整转速)
坐姿骑乘2分钟,阻力固定,转速维持每分钟80转→
趴姿骑乘2分钟,阻力固定,转速维持每分钟85转→
站姿骑乘1分钟(抽车),阻力固定,转速维持每分钟50转→
如此循环30分钟,结束后休息。
以上三种训练一天安排一种即可,转速、时间都可依状况自己调整。
特别留意,健身车菜单中,抽车时的阻力调整或转速控制会与趴姿或坐姿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若觉得上面列出的转速让你在训练时感到不适,你可以自行增加或降低维持的速度,或甚至调整阻力到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另外,阻力的调整尽量调到你可以在时间内完成,但却要“费点力气”才能达到的感觉,有点模糊,但尽量抓一下,练久了会自己抓出一个平衡点。
注意!若你想要有所突破,累一点是必须的,但可别心血来潮一次把自己逼到极限,万一操过头而心生畏惧停止运动,那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