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食方法五花八门,“苹果,香蕉,西瓜,黄瓜,牛奶,蜂蜜水,代餐,过午不食等等的减肥法!
只要是以短时间内急遽减少热量摄取的手段来减肥,都可被归类为节食法。
节食法在前几天通常成效显着,不仅体重快速减轻,腰围也小了一圈。但好景不长,节食者往往在节食7到10天后随即遇到瓶颈,这段时间不管再怎么少吃,体重还是停在原点无法持续下降。
而当节食造成的身体不适加上体重停滞的挫折感,迫使节食者回归原本饮食习惯后,体重又将毫不留情地回复至节食前的标准。
有些人将减肥失败怪罪于自己毅力不足,而重复地以节食法减肥
让体重上上下下有如云霄飞车一般,我们称之为 “溜溜球效应”、这样的减肥方法不仅容易复胖,更会对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恐怖的节食减肥——一起来认识饿着肚子减肥的危害!

为什么节食瘦身初期效果很好,后来却容易碰上撞墙期?
可能因为您减去的是水份,而不是肥肉!
1.快速瘦身期:水份流失
开始节食的前几天,人体为了应付热量短缺,会燃烧体内储存的肝糖来作为能量来源
而肝糖有个奇妙的特性,就是它会挟带大量的水份
科学家相信,一公克的肝糖能够抓住四克的水份,也因此当体内的肝糖库存量降低时,水份会随之大量流失,造成体重下降。
另外,节食不可避免的会降低盐分与电解质摄取,这会造成肾脏排出更多水份,临床上医师常吩咐严重水肿的病人限制盐分摄取,以帮助体内水份排除,是一样的道理
换言之,节食初期有的体重下降,大部分是由水份流失而来,而非脂肪被消耗的结果。
事实上,短期的体重变化几乎都可归因于水份。
也许您早上醒来发现自己轻了一公斤,但人体是不太可能一夜之间烧掉一公斤脂肪的,太迅速,太剧烈的体重变化都与水份、电解质平衡有关。
因此,体重变化应该看长期趋势,不要被短期的高低起伏给蒙骗!
2.减重停滞期
节食减重初期也许成效惊人,但体重下降几乎都会遇上所谓的 “撞墙期”
造成减重停滞的原因。
A、基础代谢率下降
在食物摄取不足的情形下,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削减一切次要的能量支出以确保存活
在一个2005年的美国研究中,研究人员让9位受试者摄取理想值60%的低卡饮食,三周后受测者的基础代谢率平均下降200大卡之多(kcal/day),一个人一天少代谢200大卡,35天累积下来就是7,000大卡,等同一公斤的脂肪!
由此可见,基础代谢率下降是减重停滞的重要因素。

B、肌肉组织流失
在缺少热量的情形下,人体除了节能,还会分解肌肉中的蛋白质供体内重要生理机能使用
肌肉是耗能的组织,肌肉的质量增加,基础代谢率跟着显着提升
肌肉的质量减少,基础代谢率也会因此降低
节食所造成的肌肉流失降低了身体消耗的热量,也是体重不再下降的原因之一。
所以说:节食一段时间后体重不再下降,未必是节食不够严格的缘故
许多人误以为体重停滞,要用更严格的节食来突破瓶颈,这不仅是错误的观念,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伤害,请各位读者一定要避免用极端的节食手段来减肥!

3.节食后为什么会复胖?
千万年来饥饿是人类生存的一大威胁,也难怪饥饿会伴随剧烈的身体不适、心理压力与负面情绪,让长期节食成为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停止节食后发生甚么事?
节食会让身体流失水分、基础代谢率下降、肌肉组织减少,这使人体处于一个高度节能状态。
在回归正常热量饮食后,人体就像是一块乾瘪的海绵,迅速地吸收所有热量以修复失去的脂肪与肌肉。自然地,体重也回复到节食前的标准了。
另外,正常热量的饮食补充体内耗竭的肝糖,使原本流失的水分重新进入身体。这个现象可以解释为何停止节食后的前三天,体重会像火箭般一飞冲天。
潜在健康危害
除了复胖,研究更指出节食造成的体重剧烈变化与腹部脂肪堆积(又称中心肥胖)、心血管疾病风险、情绪问题,死亡率都有正向关联性。
最后:
只要是会饿肚子的方法,就都不行!节食可以帮助您在短期之内减去不少体重,但长期看来不但没有帮助,甚至可能有害
对于想要减重的朋友有以下几点建议:
1. 采取温和缓慢的改变,短期而剧烈的作法很难维持长久
2. 注意食物的质与量,“吃了什么”有时比 “吃了多少”更重要
3. 仔细纪录体重、体脂肪、腰围、体态的变化,才能掌握各种饮食、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4. 在专业人士的监督下,进行适量的体适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