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不平衡该怎么办?
很多健身运动的朋友应该多少会注意到身体不对称的状况吧?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又该如何调整或修正呢?
以下提供一些简单的个人意见给大家做参考,欢迎讨论。
症状:一边力气大一边力气小?左边很不正常,右边很熟悉?肌肉"形状"不对称?(腹肌歪歪、胸肌一圆一方…之类的)

为什么会这样??
a.基因
就像你为何不能像金城武、林志玲一样亮丽动人一样的道理-爸爸妈妈生,上帝制造,神明钦点————天生的!
人始终非完全对称的生物,一定会存在着不平衡的差异,你无法修改!就以腹肌来讲,腹肌的形状是天生的,有的人对称,有的人不对称,有的人有8块,有的人有4块!这都基因决定的!
b.习惯
生活及运动中本来就极少对称性的动作,因此自小到大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惯用单侧而造成了差异。左撇子最常见!
c.受伤
如同b点所说之习惯问题,是被迫改变习惯而造成的。
d.锻炼
其实这才是我要讨论的重点,正所谓健身界流传:“形状先天定,大小后天拼,万事皆可达,只怕人有心”
因为你的习惯,肌力不平衡,把肌肉练得一边大一边小,通过修正是可以改变的!
的确是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在训练的时候,尽可能减少肌力或肌肉大小的不平衡现象,但受限于abc三种可能因素
这些技巧只能说可以让一些因为没注意过训练细节而产生明显差异的人,在一定限度上得到改善或提升。毕竟,我个人认为人是无法透过锻炼而达到定义上的“完全平衡”的。
(注:关注健身吧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搜索 “ 健身吧网 ” 或 “ 点击扫描关注 ”)
猜你喜欢:
那如何改善呢?
1.伸展加量策略
训练前的动态伸展部分,可针对弱侧操作更多的反覆次数,提供更多的神经链结与血液流量,训练后的静态伸展原理、原因亦同(增加时间及组数)。
2.弱侧优先策略
我个人把它称为「神经先行技巧」。
指当开始操作训练动作的时候,将弱侧排在接触或操作的优先顺位,如此可诱发神经提供弱侧稍多的链结与关注,便能对接下来的训练有小小助益(指针对肌力不平衡)。

3.稳定性强化策略
通常弱侧之所以为弱侧,有时候并非单纯的力量不足,而是力量传导产生了问题。
而力量传导问题除了神经控制的影响外,最常见的便是主掌稳定性的关节其周遭肌群无法有效率的执行任务,导致执行动作过程上流失了过多力量,使得表现出来的动作是无力的。因此针对稳定功能的肌肉群加强锻炼会是个好选择。
4.强度跟随策略
保持训练,并让训练强度控制在弱侧能控制的最佳范围。
常见到有些人为了强化弱侧,而拼命提高其训练强度,这是非常不必要的,长期下来会改变生物应激性,反而使身体陷入另一种负面影响中那就不好了,同理,也不要因噎废食而停止了强侧的训练。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使依然保持两侧都锻炼的状态,只是要特别让强弱两侧进行同强度之训练,且其强度要以弱侧所能确实操作的强度为参照,持续锻炼下,便能有效的改善肌力不平衡之现象了。
注:生物应激性: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所表现出来一定的新陈代谢反应。(摘自生物学。)
最后!肌力不平衡的现象并非每个人都需要修正,尤其是对一些单侧使用比例较高的开放式运动选手(竞技运动类),有时候会因为修正而导致运动表现的下降。
因此,如果觉得有此方面的问题,最好还是寻求专业教练的协助,由教练评估是否需要或该如何进行才是。
而以上几种建议是我个人基于所学之运动科学观念及实务经验累积而提出之意见,请各位需要参考之余仍保持开阔思维,勿当绝对性最高标准,毕竟连参考书都会在科学日新月异的情况下随时被推翻旧论了。
(注:关注健身吧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搜索 “ 健身吧网 ” 或 “ 点击扫描关注 ”)
猜你喜欢: